“婶儿,栗子糕只剩最后三块了,我们这里的定胜糕味道也不错,价钱和栗子糕也是一样的, 您可要来一块?另外送的点心可以选两个小馒头,也可以选一块米糕,您要哪种?”
“那就来一块,送的点心要米糕。”
“好嘞,马上给您装,另外还有红票和扑买,您记得拿。”
客人刚送出去,林樾还没走到后厨又听到了脚步声,扭头一看,来的竟然是前几日拜访过的邻居谷光远夫妇,还有一对没见过的夫夫,不过那男子看着面熟,和开酒肆那家的李兰芝奶奶有八成像,应该是她儿子和儿夫。
林樾连忙迎上前,笑着道:“二位兄长,嫂子,哥夫,你们怎么过来了?快来这边坐。”
刚招呼四人坐下,林樾转身就去了后厨,不过眨眼的功夫就左手端着点心,右手抬着托盘出来了。
“都是自己做的点心,还有热饮子,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你们别嫌弃,要是不合胃口千万别勉强。”
四人中谷光远最为年长,而且也见过林樾,所以这会儿是他先接的话。
“林掌柜客气了,大家都是邻居,你今天铺子开张,我们怎么也得上门祝贺才是,再者,方才铺子里人来人往,我们可是都瞧见了,这点心味道怎么可能不好呢?”
苏绮兰也跟着开口了,“林掌柜突然这么客气,真是叫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虽说相识不过几日,但既然做了邻居就是缘分,快别客套了。”
林樾笑着凑了个趣儿,“那就听嫂子的,这不是我们初来乍到,想着拜个山头嘛。”
苏绮兰笑得不行,“这话说的,倒显得我们像山大王了,早知道就该拦着你们收买路钱,不是来给你们送喜钱了。”
林月这才注意到他们手上都拿着一个小包,虽说看不出来是什么,但都贴了红纸,一看就是预备送礼的。
林樾之前也听说过,府城里包括周边乡镇,铺子开张,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送礼送喜钱的都有,多是六文八文的,图个吉利,但他没想到他们新搬来迎春巷,竟然也会有邻居送他们。
话说到这儿,苏绮兰偏过头,就给林樾介绍另外二人,“林掌柜,方才听宜哥儿说那天你们没碰上,我托大给你们介绍介绍,这位是李康时李掌柜,这位是他的夫郎闻宜闻掌柜。”
说完她顿了一下,又看向李康时二人,“这位就是林樾林掌柜,他夫婿是在府学读书的秀才公,姓沈,沈淮之沈秀才。”
李康时面露惊讶,笑着道:“原来隔壁是住的秀才一家,倒是我们赚了,日后可一定要常来往,也让我们沾一点秀才的文气。”
林樾笑着摆摆手,“李掌柜说笑了,今天淮之去府学了,等他回来我们再一起过去拜访。”
三人见了礼,就算是相互认识了,各自铺子里都还有事忙,所以他们四人也没多留,尝了点心,喝完姜茶就告辞离开了。
林樾一直把他们送到门外,临了还和对门面馆的掌柜打了个照面,一个身量微胖的中年男子,也不知道是不是隔得远没看清,林樾总觉得他瞪了自己一眼。
这人怎么回事?没等林樾细看,那人就转身进去了。
林樾皱了皱鼻子,也转身回去了,铺子里还坐着两桌客人,可不能慢待了。
未时刚过,铺子的点心就卖完了,林樾几乎是一步一蹦地去挂打烊的牌子,整个人都洋溢着快乐的气息。
“掌柜的,这是要打烊了吗?”问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今早第一个进铺子的男子郝松,他家就在离这两条街的镇溪巷,全家人口味相近,都爱吃点心,今早买了新铺子的点心回去,他夫郎还有些埋怨,实在是郝松看见新点心铺就想去买,偏味道好的没几家。
但尝过之后他就改变主意了,没想到这家手艺真不错,明明是最常见的点心,但甜度适中,极其软糯又不粘牙,口感细腻,搭配一起买的热饮子吃正好,吃完他接连夸了郝松好几句,郝松被夸舒坦了,恨不得立马出来再买一碟子,可惜被家里的事绊住了脚,忙完已经是未时了,他一忙完就出来,但看样子还是没赶上。
林樾转过身,看见他懊恼的表情,脸上带了歉意,“实在对不住,今天生意太好已经卖完了,明天会多做些,您要是得空明天再过来。”
“明天还真不知道有没有空,这样,掌柜的能给我留一份吗?每种点心各留两块,饮子留四杯。”
这粗略一算就是十来文钱,林樾自然不会拒绝,“自然是行的,您明天日落前来就成,要是来不及,也能寻个索唤给您送过去。”
郝松眼睛一亮,“那感情好,酉时我要是还没过来,掌柜的就寻个索唤,费用我出,我家在镇溪巷,巷口往里第四家,院子里有桂花树的那家就是。”
林樾一边听一边点头,“我记下了,您放心,这索唤的钱也不用您出,要是得空我直接给您送过去,您放心,一定准时送到。”
“得嘞,那我就不耽搁掌柜的打烊了,掌柜的回见。”
“您慢走。”
等郝松走过路口,林樾立马关门关窗,洒扫清洗,两刻钟后,林樾就拎着竹篮从后门出去了。
一路上林樾就没停留过,过了路口一直往前,拐弯往池西巷去,之前他已经挨个问过,一连问了七八家米面铺子,最便宜的就是这条巷子中间那家吉祥米面铺,一斤糯米只要七文钱,买的多还能砍价。
林樾一进铺子就直奔柜台,“掌柜的,请问今天糯米还是七文钱一斤吗?”
柜台后的掌柜盯着账本头也没抬,“正是,小哥儿要多少?”
林樾脱口而出“二百斤。”
刘掌柜立马抬起了头,这可是大生意,“您稍等,我这就让伙计给你称。”
林樾抬手拦了,“掌柜的别急,这七文钱一斤实在不便宜,您看我买的又多,能稍微便宜些吗?”
刘掌柜轻叹了一声,果然没有那么好做的生意,“我给小哥儿说个实价,一两三钱银子,再少就不成了,生意可以不做但不能亏本。”
林樾深谙砍价的套路,耐心十足,你来我往了两刻钟,最后是一两二钱银子买下的,而且还能让米面铺子的伙计帮忙送回去。
林樾心满意足,笑容满面道:“掌柜的,我想与您签个契书,做个长久生意,不瞒您说,我有个小铺子,每个月需要不少糯米,不知掌柜的可有兴趣?价钱还是六文钱一斤。”
刘掌柜面色不变,“小哥儿一个月要多少?需要供应多久?”
“暂定半年,一个月送一百斤,要是不够再加,用不完的就退回来您这儿,连续退两月就当契书作废。”
刘掌柜沉吟许久,还是点头答应了。
两个人都识字,也不是第一回做生意了,言语间就立下了契书,双方签字,又按了手印,这桩生意就算成了。
林樾解决了一桩事,心里放松不少,让伙计稍等,又去糖铺买了四斤糖,花了二百二十文钱,剩下要买的东西就不在这条巷子里,得先回家一趟再去买。
卖石磨和卖竹筒的都在一条巷子,距离迎春巷有些远,已经在河对岸了,因地势低,一下雨就积水,路上全是淤泥,所以那边住的大多是贫苦人家,林樾知道那边有卖竹筒还是在一个脚夫口中听说的。
林樾还真没想到府城也有这样七歪八扭的小路,比他们镇上还不如,要不是路上还扑了些石板,看着和他们村儿也差不多。
村里长大的林樾,面对这样的小路还是很适应的,虽然是第一次走,但也熟练的避开了坑坑洼洼的地方,连空石板都避开了,走了快三刻钟,林樾才在拐角处一个矮门里发现了一摞竹筒,可算是找到了。
林樾深吸了一口气,敲门,说明来意,砍价,一气呵成,最后定的一文钱八个竹筒,三天送一次,一次一百六十个,二十文钱。
“掌柜的,明天午时能送过来吗?”
“林掌柜放心,明天一定准时送到。”
林樾顿了一下,开口问道:“请问掌柜的可知道这巷子里卖石磨的是哪一家?我想买个石磨。”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