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亦可平(80)
大铜牙苦笑,对方征全盘吐出,大概是方征说能治好他们,让这些人重新评估,不敢慢待方征:“我是在这个山平台上出生的,我的父亲也是,但父亲的父亲那一辈从外面迁徙进来……那个时候,我们部族做过姚虞帝征讨丹朱的前锋军。”
方征皱眉思索,丹朱就是尧反叛的长子,在《史记》《汉书》上的描述来看,尧帝对这个不肖长子非常头疼,发派到边地,丹朱在边地屡屡作乱,舜继位后平息了丹朱之乱。但在《竹书》等记载里,又是舜把尧囚禁后,“偃塞丹朱”。
真相究竟为何已经无所知晓,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舜曾经和丹朱有过惨烈的战争。这和三苗叛乱的战争究竟是不是一场,到底是丹朱失败后再联手三苗卷土重来,还是一开始就是三苗怂恿,战争间到底有没有间隙,是一场大战或绵年征伐,无法从文献上得到答案。此刻却听到了当事人的后代讲述。
“因为血统缘故,我们战斗力非常强悍,打仗的时候戴着面具,威慑了很多敌人。得了个‘面具军’的称号。我们每一场仗都打胜了。满心以为获得了巨大荣耀……中途我们甚至活捉了丹朱,把他俘虏回王都关起来。姚虞帝赏了我们很多食物和玉。”
“玉”让方征眼中惊愕一闪而过,不动声色继续问:“后来呢?”
在上古时代,玉文化实则比青铜文化更早。有八千年前出土的玉雕礼器作证。方征来到这个时代后一直很想去探个究竟,直到在此机缘下才听到一点端倪。
大铜牙继续道:“后来,姚虞帝有个臣子,把丹朱放跑了。那人好像是陶唐帝的老臣,所以姚虞帝也没责罚他,甚至给丹朱在边境赏赐了一小块封地,默许他待在那里。”
方征知道这段记载,那个老臣叫后稷,传说中农神和五谷神,是尧舜的臣子,帝君都非常尊敬他。郭璞在给《山海经》写注的时候表示,后稷怜悯丹朱,把他放跑了。传说丹朱的后裔在封地上,变成了半人半鸟的种族。那当然是神话,不过在见过人能招来蛊雕和朱鸾后,方征可以想象最初神话的渊源流变。
“但我们的苦日子就来了。”大铜牙叹了口气,“丹朱虽然落败,但也曾是帝储,他手下也很有些手段。他在封地上闲下来之后,也不知是他授意还是他手下的人蓄意报复,我们‘面具军’的人在那段时间总是莫名其妙地死。姚虞帝的其他军队里的人却没事,有时候我们也怀疑姚虞帝对此睁只眼闭只眼……也不知是不是为了让丹朱消气……不过也有可能他是真不知道,帝君太忙了。”
“那个时候姚虞帝在修陵墓,有一天他就把我们的人叫过去,说‘面具军’待在王都附近惹眼。不如给我们想个别的差事,让我们来监督陵墓建造进度,修好后就待在这里看守陵墓。还说这里人少,地势险要,无论是谁来都可以很轻松抵御。那个时候我们族人还觉得姚虞帝既不想和丹朱继续冲突,又准备保全我们,这算是个好的安排,就答应了。”
“说是监督,我们也没见着几个人,姚虞帝生性简朴,很快里面就布置好了,羿君来了一下,但很快又走了。
“再后来我们就在这里一直守着,听说外面打仗了,丹朱又反叛了,这回姚虞帝终于没有心慈手软,也没顾念着以前陶唐帝和老臣的面子,最后把他杀了。听说姚虞帝在自己陵墓的背面,还给丹朱建了一座墓。我们却不知入口,或许是在苍梧之渊的背面吧。”
方征想起来,这也是山海经的记载: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后世有不少史学家对于《山海经》里用“帝”字来称呼丹朱有很大的疑问,上古时代“帝”是一种正统象征,证明至少得到过认可。那么丹朱和舜的斗争,究竟是舜对臣子的镇压,还是二帝相争,一下子变得晦涩难明起来。
方征收回了思绪,继续听大铜牙讲述他们部落的经历。
“又过了一段时间,姚虞帝巡游四方,来到这里的时候精神已经很不好了,把所有的东西都留下,还找了只大龟在它背上刻字,然后放生到了河里。之后他就一人走进了坟墓,墓门关闭后再也不曾打开。当时和姚虞帝同来的有一个叫做卜的巫长,他叮嘱我们不要把陵墓位置告诉任何人。也绝不要想着离开这里,否则诅咒就会降临。”
铜牙脸上划过一抹沧桑之色:“当时我们还不信。但毕竟姚虞帝刚逝世,他的势力也还庞大,我们也不想离开,相安无事地守在这里。”
“之后崇禹帝继位,又过了十来年,外面总有人在窥探,还有自称崇禹帝的使者要我们打开陵墓,我们没答应。那时候我们还和王都递消息,传信过去问帝君是不是真的要打开姚虞帝的坟墓。崇禹帝矢口否认,说使者是假的,他早就答应过先帝绝不寻找苍梧之渊。况且他忙着治水,让我们无论见到谁来探问都赶走,却总有小股零丁人马前来,也不知是崇禹帝的秘密部下还是想害他的人。”
“那些年间,大洪水灾难来临,我们平台建在高处没事。听说崇禹帝在各地治水,姚虞帝的势力减弱了,我们那时候其实可以走,但发生了一些事没走成,至今后悔……”
香尤巫给大铜牙递了个眼色,他咳嗽两声道:“唉,不说那个,后来大洪水治好了,但我们其实有些担心,也不知洪水是不是淹了苍梧之渊,也不敢进去看。又过了几十多年。崇禹帝也去世了,他的儿子启君,和本该被禅位的益君爆发了冲突,国家分裂成夏渚和虞夷。这里频频有人刺探,而且不知谁把消息放了出去。不但夏渚和虞夷的人知道了,甚至祖姜和巴甸的人也知道了。很多人都想来盗姚虞帝的坟墓。”
香尤巫面露厌恶:“像是夏渚和虞夷的一些探子,还打着迎回先帝墓葬的名号,但我们不相信他们,全都打走了……你看到外面的围墙,我们的敌人越来越多,越来越过不下去,想离开这个地方。反正姚虞帝的国家已经分裂了,比他坟墓分裂更严重吧,我们也不想管他的坟了。这才发现离开这里就会中毒,无论怎么试都是死路一条,只好困守此地。”
方征听完他一口气说完,心中久久不能平息。正这时他看到连风也在屋子角落,他刚才就进来了,也不知呆了多久,神色非常复杂。
方征心中一动,连风既然是博闻的星祭者,他对此知晓的情况,和这个部落的叙述一致吗?
于是方征走过去问连风,道:“这些事你知道吗?白塔上有教过你吗?”
连风一愣,回过神来,道:“有是有,但不太一样。这支面具军,并没有记载下来。陶唐帝的两个女儿,就是姚虞帝的两个后妃来找他,在苍梧之渊附近哭花了竹子,倒是记载了很多……”
香尤巫神色阴沉道:“那两位后妃,就是我们几十年前没走成的原因。坟墓里漏出来的毒物还没把我们熏得那么深的时候,如果我们当时下定决心走掉,说不定真能成功。但一来那个时候崇禹帝还在位,偌大的虞朝还未分裂。二来——”
现在方征知道了,尧舜禹所在的时代的中央王域叫做虞朝,是夏朝之前的朝代,和《尚书》里的虞夏商周谱系以及《竹书》里称舜为“虞帝”的记载一致。而子锋效忠的“虞夷”是舜旧臣所立,想必也借此表示自身正统性。
“二来,我们发现姚虞帝的两位后妃,娥皇和女英来到了苍梧之渊附近。她们只知道姚虞帝埋葬在附近,却不知具体位置,就在下方那片丰茂水草的地方,收养了很多流民的孩子教导养育,白天可以听到她们弹奏唱歌的声音,但晚上她们就会为了姚虞帝而哭泣,渐渐把附近竹子哭花了。”
“那时候,我们的大司长非常喜欢她们,但不能暴露自己的位置,只默默在远处躲着看。大司长也会带着战士,在暗中替她们解决来找麻烦的人——主要是姚虞帝的第三位后妃登北氏,那是祖姜的事情了。再加上大洪水,简直没有一天安生的日子。如果不是我们大司长替她们挡着明枪暗箭,不知道这两位孤身跑来找帝坟的妃子死了多少次。这样一守就是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