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劲拧起眉:“休要胡乱揣测。”
“别激动,我真是来救你们的。”见他不信,雄冰又从裤裆里摸出一个士兵牌:“你看看,这是什么?”
“这是……我军之章!”刘劲突然睁大眼:“你是郇州兵?”
“不不不,”雄冰先是摇摇手指,旋即又点头,“哦不对,从地理位置上讲,我确实是郇州兵,不过我跟你们不是同一批的,我是后来加入的。”
“你究竟为何会有此军章?”
雄冰拍了拍他的手臂让他别激动,然后道:“密阳被收回的消息你知道吧?”
刘劲点了下脑袋。
“我就是参与过密阳夺城战的勇士,”雄冰不自觉地挺了挺胸膛,这时余光瞥见远处一个匈奴兵路过,他又立即缩起身体,低声说道,“这里不安全,我长话短说,咱们殊哥,也就是现在密阳的老大,打算把这附近的地盘都抢回来,我们是被安排进来执行秘密任务的间谍,这个名牌是你们秦刺史的儿子秦玉笙亲手交给我们的。”
刘劲惊讶失语,愣了片晌才沙哑出声:“二郎君还活着?”
“他不仅活着,还在密阳当了校长,进城联系你们就是他的提议。”雄冰尽量将自己的目的表达清楚:“我们的秘密任务之一,是集结起前郇州军队,和密阳军队里应外合攻下城门,我问你,这寻仙城里还有别的你的同伴吗?”
刘劲沉默一阵,将目光扫向他的身侧。
随即,雄冰听到耳后突然幽幽地冒出一道声音。
“我是。”
雄冰浑身一颤,回头便见右手边躺着的少年不知道什么时候睁开了眼睛。
“我靠,你什么时候醒的?”
少年腼腆一笑:“一直醒着。”
在他之后,紧接着周围又接连冒出声响。
“我是。”
“我亦是。”
“吾等几人皆是。”
雄冰环视一圈,瞧着周边像乌龟探头般冒出的前郇州兵,忍不住吐槽:“这么多,你们这是开派对吗?”
刘劲不知“派对”是何意,但大体能猜到他的意思,回道:“实不相瞒,这些皆是我队内的兄弟,我原本是打算借假死之计送他们出城,没想到竟遇上了你这个意外。”
听这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是要把他这个意外处理掉。
雄冰突然没了之前的气势,问:“那你们现在还走吗?”
刘劲问:“方才你说现密阳县令想要夺回失地?”
“准确来说,是兴郡太守,姜太守。”雄冰纠正他道。
“你们有多少兵马?”
“不足两千。”
“不足两千便想夺城?”
“少看不起人,夺密阳城的时候,我们两百人就干掉了敌方一千人,前段时间白兰陉之战,我们也只用了两百人就拦住了匈奴两万援军。”
刘劲犹疑道:“此事当真?”
雄冰哼了一声:“不然你以为匈奴为什么要撤兵,当然是因为他们怕了我们密阳军!”
刘劲皱了皱眉,虽然听起来很假,但密阳被魏军一夜夺回的消息他确实有所耳闻。
注意到周围兄弟殷切的眼神,又扫了眼对方手里的郇州军章,刘劲缓缓收紧拳头,犹豫良久,终是下决定道:“若姜太守当真能夺回郇州失地,吾等愿助他一臂之力!”
第六十六章
官署后堂,凉风习习,宁静怡人。
倏然一声疑问打破寂静氛围。
“开办报社?”
姜舒点了下头:“不错。”
秦商神色疑惑:“下官愚笨,此为何意?”
姜舒早有准备,随即便详细解释起报刊和报社的意思。
发行官方报纸是姜舒得知郡学招生情况后产生的一个想法。
此时距离两校开放招生已有近半月,然而郡学总共一百五十个招生名额却是到现在还未招满,这着实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当初考虑到普通百姓大都不识字,郡学招生是分为蒙馆和经馆两个学馆进行的。
蒙馆面朝毫无基础的百姓开放,招生七十人,经馆则主要招收拥有一定基础且想要进一步修习的读书人,名额是八十人。
后者因为有玩家这一主力,八十个名额早在三天前就已经报满,而蒙馆至今却只有二十几人报名,且大多是家中拥有一定积蓄的商人或工匠家的幼童,远远不达预期。
相比之下,技校的生员倒是招得很快,显然比起读书写字,寻常百姓更乐意学习一门吃饭的手艺。
虽然招生情况不理想,不过姜舒反思过后,也能理解百姓们的想法。
当下社会,权利与地位皆掌控在士族权贵手中,寒门庶族压根看不到读书这条路上的前途。
纵使姜舒开放了选吏这条途径,可他一人所能提供的帮助终究有限,一个郡府能容下多少官吏,大家心里都清楚明了,若真有心发奋搏个前途,走寒窗苦读的道路还不如去当兵搏命来得快。
兵兴之世,武贵文寝。
社会大环境如此,短时间内,他也难以改变。
然而改不了大环境,从细微之处入手,缓缓影响治下之民对于读书认字这件事的观念却是可行的。
设身处地去想,百姓对读书无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的生活中压根接触不到相关的东西,连文字都用不到,自然也就不觉得识字有什么必要。
而如果以官府的名义发行报纸读物,一份几钱廉价出售,慢慢的,这些记载着文字与信息的纸张便会不知不觉地流入到寻常百姓家中。
待到百姓们对生活中常见的这些纸张上的内容产生兴趣,他相信总会有人愿意去学习认字的。
这个渗入的过程或许会比较漫长,前期也或许会倒贴很多钱,但姜舒还是觉得有必要尝试去做,于是,便在今日将秦商和谢愔请到了后堂商议此事。
叫来秦商,是因为对方是郡学祭酒,又是名儒学生,知识渊博,见识练达,十分适合报社主编的职位。
而谢愔在此,则纯粹是因为时间接近午时,等会儿谈完了事可以一起吃个午饭。
与此同时,姜舒也希望对方站在顶级世家的角度,适当的时候能给予自己一些建议,毕竟他是个后世过来的半吊子士族,很多时候并不能与真正的士族共情,那么一不小心就很可能会踩到某些权力阶层的敏感点。
有条不紊地将官报的用途讲述完毕,姜舒询问道:“两位以为如何?”
话落,现场陷入短暂的寂静。
先前姜舒想办庠序,在谢愔听来只是觉得有些惊讶,但并不稀奇。
而这“报刊”一词及其所蕴含的信息太过新奇,他细细地琢磨了片刻,才品出其中意味。
根据姜舒的说法,班刊可发布传播官府的政令公告与檄文,可劝说教导百姓耕种,可登记名人轶事与罪犯通缉令,亦可向文人名士征集优美诗文、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登载,其引导之意着实太过明显。
这是一个大胆的行为,稍有不甚便会过界,但谢愔不得不承认,这也确实是加强治下管理的一大举措。
若真能如他所言,每月发行一份官报,长此以往,密阳的文学风气定大为兴盛。
“此事可行,”最后他道,“但报上所登之言,必须慎重斟酌。”
“这是自然,”姜舒说道,“既然是发行官报,每一条信息,每一篇文章,都会经过严密的筛选和审查。”
安静片时,秦商发表看法道:“我与郡丞之见相同,官报可发,然绝不可涉及朝廷相关,所征之文亦要严加筛选,有煽动挑唆之疑的皆不可取。”
“正是此理,所以报社成立,必然要有审核把关之人。”
姜舒应声附和,随即看向秦商眨了下眼:“不知玉笙可否替我分劳,担任这报社主审一职?”
秦商扬起眉,没想到任命来得这么突然,他一时愣住了神。
报社主审,这与祭酒一职可不同,仅凭一个想法成立的新部门,所有一切都是陌生的,无先例可循,也无计划方法,甚至连印刷报纸必备的活字印刷都还处在刻字阶段,对于一个纯粹的古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