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谈无奈:“总有点别的要求吧?”
全让他做主那怕是要坏啊,他自己什么德行自己很清楚,没人约束他,只怕他能把匈奴玩残。
行人令沉默半晌才说道:“陛下说,只要殿下不吃亏就是。”
刘谈:……
他就多余问!
不问心里还有一点警戒,会提醒自己不要太过分,太过分的话他爹可能抽他。
现在他爹直接给了他一切权利,这怕不是要放飞自我!
刘谈深吸口气说道:“既然如此,匈奴来使你就全程负责接待,我会派人协助你。”
行人令有些惊讶:“当以殿下为主。”
这意思就是说要让刘谈派一个主官过去。
刘谈心说我也得有的派啊,他忽然问道:“你会匈奴语吗?”
行人令一怔:“下官驽钝,未曾学会。”
哦,那就得派一个会的过去。
刘谈想了想说道:“来人,召江廷尉。”
行人令身体一抖,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哪儿说错了,要不然为什么要招廷尉过来?廷尉可是掌管律书的!
就在行人令十分害怕的时候,江充走过来说道:“臣拜见殿下。”
刘谈冲着行人令扬了扬下巴说道:“朝廷派来了跟匈奴和谈的使臣,不过父皇的意思是以北境国为主,所以这次你来牵头去接见匈奴使节,跟他们谈吧。”
江充什么三教九流都见识过,当初也跟着他去过西域,为人也不死板甚至有些奸诈,而且胆大包天,的确再适合不过。
正在发抖的行人令听后整个人都茫然了,抬头看了一眼刘谈,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只觉得北境国可太神奇了,接见外国使节居然让廷尉出马,怎么滴,这是打算若外国使节不按道理行事的话就直接派人给抓起来吗?
江充也有些意外,没想到刘谈让他去,不由得有些犹豫:“臣……面容不佳,恐有损大汉颜面。”
他一边说着一边垂下了头。
自从被毁容之后,江充一直都有些自卑,之前在被赵破奴嫌弃之后甚至还给刘谈上书要辞职。
当时刘谈劝说他:“掌管律法之人凶一些更好,能够震慑宵小,让他们不敢轻易犯罪。”
其实让江充这么退下去他也不甘心,毕竟不是他的错,为什么要让他承受?更甚至他还是有功之臣。
可面容有损在大汉的确是不能当官,别说毁容,长得丑都不能当官,除非学识逆天,可就算逆天也不会给实权官职的。
刘谈肯留下江充继续当廷尉,当时江充很感动,但也觉得自己怕是要终生在廷尉这个位置上老死。
不过想想也不错,在诸侯国廷尉这个官职已经很高了,想要再进一步就要离开诸侯国去中枢任职,他基本上是死了这条心,并且开始闷头看案宗,也不经常出去。
别说努力就有回报,这些时日他翻出了很多冤假错案,全都重新改判,让他的名声在朔方城好了许多,哪怕脸上有疤大家渐渐也不那么怕他了。
可就算如此也不代表他能代表大汉去跟匈奴谈判啊,他们家殿下这不是胡闹吗?
刘谈看着江充说道:“不用紧张,匈奴跟大汉不同,你这样的说不定匈奴使节见到了反而会觉得是个勇士,行人令你说是不是?”
行人令疯狂点头:“殿下说的是,廷尉说不定还能震慑对方,让对方不敢造次。”
江充听得颇有些哭笑不得,凭毁容的脸震慑对方,这不是开玩笑呢吗?
要说他家殿下之前炸煤矿能震慑对方他还信。
刘谈直接拍板说道:“就这么定了,行人令长途跋涉而来,十分辛苦,且前去驿馆休息吧。”
行人令顿时出了口气,头也不回地跟着引路的小宦官走了。
刘谈看着他恨不得逃窜的背影着实有些纳闷:“这什么情况?我有那么可怕吗?”
江充心说殿下没那么可怕,但或许在长安接受过教育吧。
不过他没说话,江充知道刘谈把他留下来肯定是有重要事情说。
果不其然刘谈说道:“行人令不懂匈奴语,虽然到时候会有译者,但为了避免出现误会,所以必须选一个懂匈奴语的人做主官。”
江充顿时了然,想了想北境国上下懂匈奴语的不少,但真正能够担起这根大梁的可不多。
他要是不上的话就只能让国相上了,可问题是来的只是匈奴使者哪里配让国相亲自出面?
之前匈奴可是战败了,至于卫不疑……不说他年轻,他的身份也不合适,更何况万一谈着谈着这位火气上来直接动手怎么办?
所以无论如何看起来都是他最合适。
江充立刻躬身说道:“臣必不负殿下厚望。”
刘谈说道:“别的不说,有几点你一定要把握好,第一,盐铁是重要物资,互市上盐会限量,铁则是严格不许售卖,若是匈奴提出这两点,一定咬死,哪怕不能建成互市也不给他们,至于盐的限量……让他们提要求,然后直接按照他们说的三成供给。”
江充当然懂盐和铁的重要性,说实话,匈奴之所以连年犯边除了资源,更多的就是为了这两样,或者说是更多的是为了盐。
人不摄入盐是不行的,可偏偏草原上没有盐沼也不怎么产盐,至少比中原差得远,更不要提大汉有些地方是临海的。
乌师庐要求互市,可能目的就是这两种。
不过江充还是问道:“那粮食呢?”
刘谈摸着下巴说道:“粮食可以卖,但是必须规定,粮食只接受牛羊以物易物。”
刘谈才不信匈奴粮食足够就不会南侵这种鬼话,匈奴这个种族注定了侵略性很强,粮食足够了只会让他们的族群继续壮大,壮大之后就更会觊觎中原资源,那时候他们再南侵,大汉就更不好抵挡。
而利用牛羊来换基本上就是用我们的粮食换你们的粮食,对于匈奴人而言,牛羊就是他们的一切,要是能够通过换粮食让他们养的牛羊数目减少,渐渐通过粮食控制匈奴的命脉也不错。
不过他也就是想一想,匈奴人没有文字是真的,但不傻也是真的,否则也不至于跟大汉势均力敌这么多年。
江充点头记下来,刘谈见他认真便说道:“这只是我的想法,回头你去问问国相,不合适的地方就改了。”
刘谈确定自己的方针是对的,但这之中的弹性他掌握不好,干脆交给霍光。
这个时候他不得不感慨,国相真的是万能的。
不过江充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敏锐问道:“税收如何计算?”
第263章 [三更]263
收税这个问题比较重要,刘谈想了想说道:“在互市上不收税,大汉不收,匈奴也不许收,甚至都别让我看到收保护费的,否则就别怪我翻脸。”
江充愣了一下:“不收税?”
刘谈摇头:“不是不收税,而是不在互市上收,等商人交易完毕之后回到补给城的时候再按照货物的价格清点收税。”
互市上怎么算有匈奴人也有汉人,太容易偷税漏税了。
当然在补给城收税也不代表没人偷税漏税,万一人家不路过呢?
这一点刘谈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但他会将补给城到敦煌以及接下来但凡是在北境国之内的路线,都给建设的好一点,能多方便就多方便,让他们的损失减少到一定程度,他们会发现交税比逃税划算,到时候就不会这么做了。
这年头的商人实际上在行商的过程中其实挺危险的,走的距离近赚钱就不多,距离远的话就有一系列的未知情况,这里的未知情况说的还不是劫匪一类的,而是路上的各种意外,比如说马车坏了啊,或者遇到的天气不好啦,都可能对货物产生影响。
所以很多货物在运送过程中会损失一些,而商人们总不肯自己承担这一份损失,所以他们将这一部分损失都加在了商品上,导致许多商品价格虚高。
而若是刘谈能够保证在北境国内通畅的话,商品成本下降,实际售价不变,商人就能赚更多的钱。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