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耽美

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329)

作者:兰拓 时间:2022-08-19 10:34:07 标签:种田文 美食 时代新风 基建 无CP

  就连江小满都有些看不懂他想要干什么了。

  ……

  劝走了便宜弟弟,江小满花了两天时间,陪着电视台的拍摄团队,把整个郎山几乎都转遍了。

  韩静如终于知道,为什么县委宣传部愿意砸钱给一个小小的郎山镇拍个宣传片了。

  好家伙!这要是不出圈,她韩静如三个字倒过来写!

  贫困山区脱贫容易,只要砸钱“输血”就行了。

  可要想让当地的老百姓实现共同富裕,光靠“输血”可不够,也没有那么多血包哇~

  但是,这几天在郎山镇的所见所闻,彻底改变了韩静如对贫困山区致富难的看法。

  原来,不是致富难,是缺少一个个像江小满、江鱼、山岩和郎英这样的致富带头人!

  这帮年轻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把整个郎山,从一个被动的等待输血抢救的病危患者,变成了一个可以自己造血的健康人。

  那些当初为郎山捐款的爱心人士,大概也没有想到,他们随意撒出去的三、五十万,落到了郎山的沃土上,生根发芽,逐渐长成了一棵棵可以为郎山百姓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

  韩静如本来想把这一段弱化掉,重点放在郎山百姓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上,但是,江小满却强烈建议拍摄组把这一段保留下来,并且还找了好几个申请到了创业基金的村民来现身说法。

  这里面,郎英是最有说服力的案例了。

  当初她就是从这个乡村振兴创业基金里,申请到了三十万的启动资金,如果没有这笔钱,村里的野山菌种植合作社不会这么快组建起来,野山菌酱加工作坊也不可能拿出那么大一笔启动资金。

  三十万,城里人看着不多,待遇好点的家庭,两三年也就攒出来了。

  可是在农村,尤其是郎英还要养着两个孩子,只怕几年都不一定能攒得出来。

  正是因为有了这笔创业基金的支持,还有妇联给予农村女性的两年免息创业贷款,郎英才能凭一己之力,撑起了一个合作社和一个野山菌酱加工厂。

  并且,直接或者间接带动了郎山一、两万人的就业。

  “现在我们的加工厂和野山菌种植合作社,已经招聘了五十多名本地员工,并且给他们缴纳了五险一金,算上淡季,人均年收入能达到四万元。”

  “另外,生产旺季的时候,整个郎山镇大概有一半的人口都会上山捡拾野山菌,或者在自家山上种植食用菌,为加工厂提供原材料,我们粗略估算过,去掉各项成本,一户人家如果种植五亩地的食用菌,一年两季,每年增收能拿到八万元。”

  “除了这些之外,这项产业还能给咱们镇上提供很多打零工的机会,比如说旺季的时候来帮合作社打包快递、搬运货物,开着自家的拖拉机或者小货车,帮种植户们运送菌子,淡季的时候帮种植户进山挑菌包、放菌包、杀虫,这些都是有钱赚的。”

  “你们别看咱们镇上现在好多人家房子都破破烂烂的,那是大伙儿忙着挣钱,都没时间盖房子呢。”

  “不信你们过两年再来郎山看看,现在谁家还出不起几万块钱翻新老房子啊,家里劳动力多的,花个十几二十万盖个二层小楼也不算难呢。”

  郎英的话,让韩静如等人热血沸腾。

  江小满暗暗点头,不愧是被扶贫干部孙主任洗脑过的啊,这口才,杠杠滴!

 

第245章

  这个季节, 郎山的野山菌和土蜂蜜都是丰收的时候,拍完野山菌种植加工产业,韩静如一行人又在江小满和孙哲远的陪同下, 去参观了山岩等人的养蜂合作社。

  如果说林下食用菌养殖业, 算是郎山的一个新兴产业的话, 那么, 养蜂产业可以说是郎山百姓祖传的手艺了。

  根据江夏提供的线索显示,郎山人民养蜂取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呢。

  为了增加节目的趣味性, 山岩带着几个徒弟,拉上摄制组, 翻山越岭, 重新拍摄了郎山山民攀岩采蜜的过程。

  看着山岩等人腰上拴着麻绳,从数百米的悬崖峭壁上,背着湿柴一点点往下滑, 借着燃烧湿柴的烟雾熏走了野蜂,艰难地攀附在岩壁上割蜜的场景, 饶是见多识广的三位记者也忍不住咋舌:

  怪不得山岩他们要下山成立养蜂合作社。

  攀岩割蜜这活儿,真的是在拿命换钱啊!!

  有了这样惊险刺激的开头,接下来,山民们利用祖辈对野蜂习性的掌握,下山成立养蜂合作社,把养蜂发展成一个地方产业的行为,就完全能说得通了。

  江小满还特别鸡贼地把记者们带到了老山坳子那边。

  看着村民们至今还住在长满青苔的石头房子里, 三位记者都禁不住哽咽了。

  郎山的山民同胞们这日子也太苦了吧?

  看看这些长满苔藓的石头房, 简直每一块石头上都镌刻着“贫穷”两个字!

  再看看村里还没上学的小娃娃们, 路还没走稳当呢, 就开始笨拙地帮着家里人一起挑拣刚捡回来的野山菌……寒静如也是有孩子的,一时间眼泪都流下来了。

  老山坳子这边,是郎山镇最早一批跟着山岩加入养蜂合作社的,原因很简单,这帮人原本就是跟着山岩进山采蜜讨生活的。

  现在老大转行做生意了,小弟们怎么可能不跟紧老大的步伐?

  山岩也没有辜负乡亲们的信任。

  郎山地区多山林花木,蜜源特别丰富,都不需要山民自己种植蜜源花卉,单靠蜜蜂在野外采集花蜜,一年就能割3~4茬土蜂蜜。

  这边的人均山林占有率,几乎是山下村里的数倍。也就是说,只要你家里能拿的出足够的启动资金,山下的村民一家能放一百个蜂桶,老山坳子这边,每家至少能放五百个蜂桶!

  如果按照老一辈制作蜂桶的工艺,老山坳子这边确实很少有人家能拿的出这么大一笔钱,一口气做几百个蜂桶。

  关键是江小满这个抠门专业户,另辟蹊径,改良了野外蜂桶的制作工艺,用建材市场廉价批发来的实木边角料做蜂桶,直接把蜂桶的成本价砍得只剩下一个零头,这样一来,就算是老山坳子最穷的人家,都能承担得起几百个蜂桶的前期成本。

  山岩他们成立养蜂合作社之后,又借助镇上的关系,找合作社和农行拿到了一批两年免息的助农贷款,这下子,就连购买土蜂的启动资金也有了。

  现在的老山坳子,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蜂大村。

  别看村里的石头房子破破烂烂的,实际上,等今年的冬蜜采收季过了之后,村里家家户户年收入都能达到二十万元!

  之所以还没盖房子,是因为山岩已经跟镇上商量好了,以后会在山下单独圈一块地,让老山坳子的村民集体搬迁到山下。

  以前是没有这个条件,村民盖不起房子,镇上想把深山里的老百姓迁出来,也承担不起这么高昂的搬迁成本。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山岩已经和镇上谈妥了,由郎山镇解决搬迁的宅基地问题,愿意下山的村民,自己出钱盖房子,宅基地免费。

  这么做,主要也是为了解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

  至于山里的老房子,也不会拆掉,以后村里人还要接着在这里养蜂呢。

  大人辛苦一点来回跑没关系,总不能让孩子们跑几十里山路去上学吧?也跑不动啊~

  这也是老山坳子这边的年轻人普遍学历不高的主要原因。

  虽然国家早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更是取消了中小学学费,上学只需要交一点学杂费就行了,就算是农民家里,也不是拿不出这笔钱,但问题是老山坳子这边离山外最近的郎山小学,步行也要小半天时间啊!

  学校第一节 课八点钟开始,要想赶上这节课,老山坳子这边的学生,凌晨四点就要起床,先在家里吃好早饭,然后家里人举着火把把他们送出大山,这还是天气好的时候,遇上刮风下雨,就只能请假不去学校了。

  这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成绩能好才怪!

  更何况镇上的初中比小学更远。

  很多人勉强糊弄到小学毕业,囫囵认识一些常用字,会算清楚家里的开支,就不会再上初中了。

推荐文章

影帝总觉得自己是omega

白切黑被认回豪门后

陆医生,标记一下

恋综营业后我把影帝掰弯了

小作精和前任上恋综后爆红

赔钱货

烟草玫瑰

假惺惺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西游]悟空代购

孵蛋专家

鱼街一爸

舌尖上的魔族

国师你男人跑了

上一篇:影帝总觉得自己是omega

下一篇:被抓后渣攻找我算账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