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耽美

大秦(145)

作者:肥皂有点滑 时间:2024-05-17 09:52:52 标签:种田文 爽文 轻松 赛博朋克 蒸汽朋克

  于是,瓷器还没有开始生产呢,韩夫人和赵姬带着一批范雎提供的瓷器,每天到各大人流聚集之地开启了瓷器展览会。

  是的,范雎就是这么叫的这个名。

  效果如何,韩夫人和赵姬虽然还是对着干,但瓷器之名开始还没售卖就已经在咸阳传名了。

  原本以为的也就贵族能收藏的东西,结果也不知道哪里传出来的消息,连平民百姓也能够买得起,顿时一片哗然。

  公子异负责的招工,范雎负责的给各股东送来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也有序的进行着。

  加上李信因为负责新武器的督造,火窑本就是他负责根据范雎提供的图纸进行督建,烧瓷器的火窑可比提炼铁的火窑简单得多,所以一并由李信负责。

  在咸阳城外选了一稍微偏远之地建工厂,几个火窑也建在那里。

  也没用多久,第一批瓷器正式上市,瓷器数量不多,但在各市集都设置了一个售卖点。

  因为前期的造势,以及瓷器的价格一出,基本第一时间被哄抢了个干净,甚至有一部分还是被平民开开心心买了回去。

  用来待客,不知道多有体面,价格也就比普通的碗贵一些,大概以前买五碗现在只能买一瓷器碗,但是谁家还买不起三两个碗?

  即便不能将家里的全部换上瓷器,但换一两个还是不会觉得肉痛。

  而各股东派来售卖的族人都看呆了,他们才摆放出来,结果直接就卖没了?

  他们还打算各尽本事吆喝吆喝来着。

  范雎说,首先想要更换的肯定是贵族功勋家庭,一但有一部分贵族功勋家庭置换成了瓷器,其他贵族功勋不换都不行,所以瓷器肯定会变成贵族们唯一的选择,市场极大,然后才会普及到百姓家庭,这会有一个过程。

  但他们看着,比范雎所说的还要理想,好些百姓已经提前购买了,普及到百姓家庭的过程大大缩短了。

  光是想着,都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那是多大的需求,得卖出多少瓷器,都是钱。

  况且他们都还没有开始正式的大规模生产,不过是试运营。

  不少股东正焦急地等着这次试运营的成果。

  结果,回来汇报的人比他们想象的还早。

  众人:“……”

  一场瓷器的盛宴正式在咸阳拉开。

  咸阳的股东份额很快就满了,等有些人反应过来,想要加资,想要入股,结果范雎直接告诉他们,咸阳的资金已经足够了,如果再加入,就会影响先前股东的利益,只能选其他城市了,其他城市还没有开始呢。

  众人没法,只能就近选择,不然连近一点的估计都没有了。

  股东制,让所有有资金之人都能来分一杯羹,选择的城市越富裕,购买力越强,能分到的钱自然也就越多。

  哪怕是那些小城,肯定也是有利益的,差别是能盈利多少而已。

  瓷器的销售很快向咸阳城外其他城池蔓延,依旧是那一套,建设工厂,招工,生产,运营,售卖。

  招工是实打实的给工钱,秦国的律法中有服役一说,比如要修什么大的工事,就会让百姓服役,服役可没有钱,还得百姓自带粮食,苦不堪言。

  所以这招工也震惊了百姓,然后变得乐意不觉。

  瓷器生产出来,售卖的钱,一部分给了工人当工资,一部分分红给了股东。

  很快,众人就发现,范雎所言的让经济活起来发展起来是什么意思了。

  从咸阳来看,人民有了活力,有了拼劲儿,只要工作就有了致富的希望,而股东们为百姓提供工作有了名声,卖瓷器的分红又让他们得到了钱,算是实现了范雎曾经说的名利双收。

  怎么说呢,你只要是个股东,现在走到街道上,都有百姓对他们竖起大拇指。

  范雎招工有一个明确的前提,家庭困难者优先招收,这为很多活不下去的百姓提供了生存下去的机会。

  所以这些股东脸皮薄的,上街都能被夸得脸红,他们明明……明明就出了个资金入了股,然后坐等收入,结果……人在家中坐,名利双丰收。

  不明不白地,就成了咸阳的大善人,好懵,说实话,他们多少人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成为一个惠及平民的善人。

  这种感觉好奇妙,连平日有些为非作歹的股东都不得不收敛了起来,还得督促自家子弟,我们是为善之家,那些蛮横跋扈之举得收敛起来。

  而对于功勋贵族还有有些钱的百姓来说,他们购买到了理想的产品,也是实打实的开心。

  咸阳的变化众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看不惯范雎,为什么?

  这有违背商君当初的治国之策,只有让百姓愚昧,让百姓贫穷才好治理。

  但范雎这开设工厂,大量招工,给的工钱还不低,这可不是让百姓富裕了?

  对于这些人,范雎理都不想理,为什么?因为范雎根本不需要管这些,自有人冲锋陷阵去和这些反对者对垒。

  这些没眼力劲的,也不看看,现在入股瓷器行业的股东,有多少了,都是些什么人。

  范雎曾经就说过,这一份合同可不仅仅是利益,而是一份将所有人联合在一起的攻守同盟。

  现在有人想动他们的名声利益,嘿,得看这些股东们同不同意了,这些股东大半还是在殿堂上都说得上话的,文的武的都有。

  捅了马蜂窝被蜇的可不会是范雎,若是最开始他们能看清就反对,或许范雎还真会退避三舍,现在嘛,各股东都派人到秦国各城池修建瓷器厂招工了,都期待着名利双收,现在蹦出来阻止,这些股东还不得拿起大棒子猛地敲你一脑袋血。

  咸阳瓷器之美,开始盛传。

  范雎他们的这集市也越来越热闹繁华了,除了新增的售卖瓷器,还多了不少特色产品。

  又白又大的包子馒头,在高大的蒸笼中,白雾缭绕的端出来,好看到了极点,惹得人啧啧称奇的围观。

  一尝味道,更是了不得,又软又香,还带着点食物的甜味,加上价格合理便宜,哪怕是逛街的百姓都能买上两个。

  逛街,是的,这个词不怎么的就在咸阳流行了起来。

  特别是来逛这条街,每日都能看到一些新鲜玩意,着实有趣得紧,关键是它产品的层次多样,无论是平民和贵族都能满足。

  除了包子馒头,还有什么蒸烧白,油炸各种丸子饼子,钵钵鸡,串串,各色漂亮到极点的糕点,奶茶等等陆陆续续地放出来,丰富得让人目不暇接。

  反正一个人想要一天之内品尝完,根本不可能。

  原本冷清的深巷,开始迈向咸阳第一的商业街,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不二去处。

  一条街道,光有吃的可不行,最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至少得有。

  于是范雎开始重修这条街道的道路,原本坑坑洼洼的道路,他得修成水泥路。

  赵政这小吝啬鬼,钱包是捂得死死的,那路也挺好的啊,花那大价钱修路干什么。

  连公子异都十分不理解,毕竟范雎说过,赵政的钱他也可以合理支出,修路怎么说呢,花费不低,最关键的它不像投资,回不了本。

  范雎修路自然不能光自己出钱,但他觉得这路无论如何也得修,每日泥坑里来泥坑里去,他是烦透了,出个门一脚的泥巴。

  当然修这样的路的确不可能有瓷器赚钱,很可能是个赔钱货。

  所以范雎转移了赵政和公子异的注意力,让他们花钱投资造纸业。

  范雎有时候会使用纸张,比如他的企划书,比如他们签订的合同,都是使用的纸张,所以纸张有多好,比竹简方便了多少,大家有一个很浅的认知。

  范雎的《纸业发展告之书》一出来,就没人盯着范雎修路了。

  一大片的人在嘀咕:“这行业好,怎么都得投入一点。”

  那些原本在瓷器上没能加入进来,眼睛都羡慕得红了的人,更是跟打了鸡血一样。

  而百姓也是投来了关注,这纸业看上去也不小,范雎肯定又要修工厂,修建工厂得需要人吧,按照当初修瓷器厂来看,给的工钱可不少,生产纸张范雎又得招人吧,那些因为家里“富裕”一点没有被瓷器厂招进去的,这不机会来了。

推荐文章

却将万字平戎策

找错反派哥哥后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

情杀仇

全朝堂都知道卧底在想什么

虞美人

不小心撩弯了摄政王怎么办

谪宦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大秦

地球三万年

第一制卡师

巫师学院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蒸汽朋克之城[基建]

用手机教古人搞基建

驭虫师

上一篇:却将万字平戎策

下一篇:我和夫郎的好日子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