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呜。
下次看戏之前一定和弘晖说好,天大地大关起门来看戏最大,不管出什么事儿都不能找他阿玛,两座府邸挨边,那边得到消息再过来的速度太快,他们连收拾残局都来不及,这到底是什么人间疾苦呜呜呜呜呜。
“四哥,我们真的知道错了。”
“弘晴弘昇的包裹都没有拆开,我们真的没有纵容他们离家出走。”
“真不是被我们带的,我们小时候可听话了,弘昇肯定是跟五哥学的,你知道五哥小时候也不老实,儿子肯定像阿玛,不可能像叔叔,都是五哥的错,和我们没有关系。”
俩人趁胤祺已经离开瑞王府,毫无顾忌的把锅往他身上推,死道友不死贫道,五哥啊五哥,为了弟弟能逃出生天,只能委屈你背锅了。
胤祈胤禟对了个眼神,不约而同在心里给可怜的五哥道歉,道完歉之后该推锅还是推锅,毕竟他们面前还有个终极oss。
四爷神色淡淡听他们胡说八道,手里拿着木板琢磨着这次打哪儿能让他们俩长记性。
弘晋带着弟弟们老老实实缩在房间里,都是不到开蒙年纪的小孩儿,再稳重也稳重不到那里去,小孩子遇到事情第一反应就是找家长,一个不行就找两个,总能找到能解决问题的那一个。
弘晖小心的扯了扯弘晋的衣袖,“弘晋哥哥,要不要让二伯过来一趟呀?”
“我觉得不用,如果我阿玛来了,他可能会和三叔五叔九叔十叔一起挨骂。”弘晋对自家阿玛的地位有着清晰的认识,虽然他阿玛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储君,但是抛开储君的身份,还是四叔更可怕。
弘昱挺起胸膛,“二叔不行,这种时候还得我阿玛来,他是老大,四叔总不能和老大呛声。”
他前两天才学过一个词,叫长幼有序,他阿玛可是大哥耶,弟弟们肯定不敢和大哥犟嘴,他阿玛的拳头可硬了,和大哥犟嘴可能会挨打哦。
“可是,二伯也是哥哥,三伯也是哥哥,我阿玛生气的时候他们也都不敢凑过去,是因为我阿玛更能打吗?”弘晖疑惑的问出问题,对比了一下自家阿玛和叔叔伯伯们的武力值,觉得他的猜测没有办法成立。
小孩子们陷入迷茫,一时间都陷入沉默。
所以接下来该怎么办,找叔叔伯伯没有用,难道要找皇爷爷?
算了,还是让九叔十叔继续挨骂吧。
第192章 番外 王府博物馆
时光流逝,瑞王府在主人离开后摇身一变成为京都博物馆,成为大部分来京游客打卡的最佳之选,来瑞王府走一圈,再丧的人都能精神起来。
在科技发展的飞快的时代,那些保存到现在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尤其瑞王府保留了当初刚开始发展时留下的各种成果,更是各类研究绕不过去的地方。
除此之外,这瑞王府玄着呢,瑞王府只传了一代,唯一的主子就是那位让学者们研究了几代人都研究不透的爱新觉罗胤祈,据说来这儿的必须要夸瑞王,不然出门可是要倒霉的。
年轻的解说员带着小蜜蜂给游客们讲解,附近京都大学和京都博物馆有合作,每年能抢到来这里进行课外实践名额的都是神人。
“大家看这个碰碰车哈,这可不是一般的碰碰车,这是康熙朝最先进的生产力。”
“在那个橡胶刚刚传入中国、机械刚刚起步的年代,能把材料做到如此地步离不开当时的科学家们的努力,据传京郊研究院当年废弃的材料几乎填满整座研究院,最后才做出来最符合需求的成品。”
“为什么费那么大劲儿却只做出来几辆碰碰车?”
“不不不,这可不只是几辆碰碰车,这是接下来汽车革命的开端,是车辆历史的大转折,是我们上天下海迈出的伟大一步,虽然最开始只是为了给小孩子做玩具,但是意义和普通玩具完全不同,瑞王爷厉害着呢。”
解说员洋洋洒洒从第一辆汽车的出现一直讲到如今各式各样的豪车,仿佛玻璃罩里面的不是几百年前的儿童玩具,而是一本比板砖还厚的车辆简史。
游客之中,一个两三岁岁的小男孩趴在玻璃罩外面,他听不懂解说员姐姐讲的车辆简史,只觉得玻璃罩里面的碰碰车和他家里的玩具碰碰车非常像。
“妈妈,这个车车好好看。”
“宝宝乖,小声一点,我们听姐姐讲。”
妈妈将孩子抱回来,继续听讲解员讲故事。
讲解员朝胖嘟嘟的小宝宝笑笑,往旁边让让将玻璃罩全部露出来,尽可能让在场所有游客都能看清里面的东西。
“小宝宝刚才说这个碰碰车好看,不是咱夸,那是相当的好看,咱们这个展馆的所有玩具、咳咳、所有文物,都是王府的主人瑞王爷亲自设计的。”
“提起瑞亲王,就不得不说说他那传奇的一生,不过今天时间有限,我们只说展馆里的东西,大家要是有兴趣回头可以查一下瑞亲王的资料,就会知道那位爷对时代的贡献有多大,我们瑞王爷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宝贝。”
“回归正题,碰碰车的设计者是瑞亲王爱新觉罗胤祈,制作者是当时任职于京郊研究院的大师们,各位看上面的涂料,几百年了还没有褪色,和前一个阶段对比可谓是突飞猛进,可见当时的工艺已经发展到了何等程度。”
“当时的研究院里有许多国外来的学者,大学生们对那一时期的人物应该更了解,在我们如今的课本中,近半的定理公式都出自那一时期,也就是后世命名为康熙朝科学大爆炸的时期。”
“大家再来看这些儿童启蒙的读本,也是瑞亲王命人做出来给小孩子玩儿的,据说当时的皇亲国戚亲切称呼瑞亲王府为瑞王府托儿所。”
“这些读本包括各种语言,可见康熙朝和西方的接触已经很多,皇室对子女的教育也不单单是四书五经,而是文理兼备中外兼通。”
解说员小姐姐从玻璃罩里收藏的东西讲到那个时代的东西方交流,这时,一个假期出来游玩的高中生举手问道,“我们历史老师上课的时候讲到康熙朝的礼仪之争,是不是和当时东西方文化碰撞有关系?”
小姐姐听到这个问题乐了,看大家对这方面都挺感兴趣,于是又回到刚才的儿童读本跟前,“要说这礼仪之争啊,那可有的说了,为了避免大家听不懂,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康熙朝前期和西方的交流主要通过传教士,当时来中国的的主要是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他们代表欧洲反宗教改革的保守势力,这些传教士来中国,是在欧洲早期殖民国家开始极力向海外扩张的背景下发生的,他们不光代表着罗马教廷,还代表着他们出身的国家,换句话说,他们就是罗马教廷和西方国家扩大势力范围的工具,而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中国传播天主教,让尽可能多的中国人信奉天主教。”
“但是吧,大家也知道,咱们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背景、道德观念、语言礼俗等各种方面都和欧洲不同,想来咱们这儿传教,传的还是和咱们的传统信仰完全不同的宗教,难度堪比上青天。”
“佛教几千年前穿过来,那时候我们本土的宗教还没发展成形,此后尚且还有三武一宗灭佛,第一批传教士来到中国的时候,中国民间信仰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说句毫不心虚的话,在当时那个年代,我们的文化比他们的文化更加先进,所以教会和西方国家那套高高在上的传教路数在咱们这里根本行不通。”
“所以啊,最开始的那些传教士就想了个办法,就是先打入上层,引起士大夫还有皇帝的注意,只要上层人物支持,他们的传教之路就能顺畅不少,除了迎合上层人物的喜好,他们还努力的从天主教教义和我们的儒家学说之间寻找共同点,也就是所谓的‘适应策略’。”
“‘适应策略’是由咱们的强大国力决定的,简单点来说就是想要在中国办事儿必须符合中国的要求,不然哪儿来的回哪儿去,我们不缺那点东西。”
“传教士为了传教的需要,将不少西方的科学技术带到了中国,这些科学技术虽然不是西方当时最先进的,但还是给中国的知识界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刺激,也就是后来所谓的‘西学东渐’。”
上一篇:我在西游当魔王
下一篇:八爷在清穿文里割韭菜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