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特警 上(46)
苏东辰心里咯噔一声,却不能推却,只得出班行礼,“臣谢陛下隆恩。”
皇帝之前说过不给他赐婚,却没答应不做大媒,此时想着自己的机智,心里十分得意,捻须笑道:“朕的崇安公主比苏爱卿小几岁,正是天作之合,朕瞧着再般配不过。”
北晋皇朝没有驸马只能担当闲职的规定,反而还会多得几分看重,因此皇帝有意将孀居的崇安公主指给苏东辰,在群臣看来,这也是变相的恩典。
苏东辰很无奈,却不能不知好歹,只能作惊喜状谢恩,“臣尺寸之功,何足挂齿?蒙公主殿下不弃,是臣高攀了。臣磕谢陛下。”说着,他恭敬地跪下,满脸诚恳地磕了个头。
皇上大悦,哈哈笑道:“好,好。”
群臣凑趣,纷纷恭喜陛下得一贤婿,也恭喜苏大将军既封侯又尚主,双喜临门,地位更上一层楼。
苏东辰在回京途中遭遇刺客袭击,为救小儿子差点丧命,此事早就有不少大臣得知,以前还以为是他在南方结下的仇敌所为,现在才恍然大悟,只怕是因为大皇孙殿下。类似的事情恐怕不只一次,这个侯爵也算是他用命拼来的,虽然有人嫉妒有人羡慕,但大部分都能冷静看待,不至于视他为敌。至于三位皇子背后的势力,虽然对他极为厌恨,却也不敢贸然动作。之前皇帝的大清洗让他们吓得不轻,好容易才保住自己,此时自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天属于苏东辰。他的名字响遍京城,并迅速向外扩散,几天之间只怕就会传遍整个皇朝。
对于接踵而至的压力,无论是捧杀还是棒杀,苏东辰和安国公都有所准备,并提前敲打府里的所有人,切不可骄横跋扈,仗势欺人,必须谨慎再谨慎。
接下来,就要紧锣密鼓地操持苏东辰与崇安公主的婚事,这让苏东辰头疼不已。好在公主出嫁都由礼部操持,内务府配合准备许多东西,安国公府只要跟着走仪程,不需要自己劳神费心。
晏斐天天与苏东辰“通话”,对他尚主之事不断叹气。计划没有变化快,他们之前做的许多铺垫都白费了。以前他们想着慢慢“暴露”出龙阳之好,就可避开女色,现在却一个字都不敢提,否则便是侮辱公主,欺君罔上,有杀身之祸。
“尚公主总还是有好处的,以后再也没人敢送美妾给你了。”晏斐调侃道,“你还得想办法让公主生个儿子,好继承你的侯爵位,不然公主不会放过你的。崇安公主是大皇孙的嫡亲姑姑,性情刚直,果断坚毅,有她守着,你就不可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皇帝大概不会再想杀你了吧。”
“或许。至少皇上让我娶的是与我年貌相当的崇安公主,算是不幸中之大幸。若是把我当卫青,让我娶一个比我大十岁的二嫁公主,那才要命了。”苏东辰叹气,“让公主生个儿子,对她对我都是一个很好的羁绊,也算是一种手段吧。”
在现代,有的是办法生孩子,而且生儿生女可以控制,并不需要提供基因的双方进行亲密接触。因为是隐密进行,所以这种技术不会改变历史进程,tasa允许特警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于异时空悄悄使用,只要不让当地人知道就不算违规。苏东辰和晏斐提起来时便很坦然。
晏斐有些心酸。他和苏东辰执行过好些任务,在异时空几生几世,现实中也始终相伴,却直到今天还是处男,元阳未失。看着喜欢的人被迫与别人成亲,他无法做到完全不在意,却不想影响苏东辰的心情,于是努力控制自己,开朗地笑道:“你成亲那天,我来帮你挡酒。你不必担心,一切有我。”
苏东辰愉快地答应,“好啊。”
第45章 秋狩(1)
崇安公主的前夫是十二年前的探花郎,出身名门望族。她挑选这个丈夫,一半是因为他俊美儒雅,令她心折,一半是想拉拢清流名士,为嫡亲兄长太子殿下拓展人脉。
这位驸马才华横溢,胸有大志,入翰林院三年后打算外放,有嫡公主提携,未来很可能做到封疆大吏,到时候再回京城,就容易入内阁。这条路相对来说是捷径,比在京城苦熬日子要好得多。
他有想法,公主也有。崇安公主本就强势,刚愎自用,不可能离开京城,远离太子兄长,因此自作主张,掐断了他的青云路,不许他外放,只让他在京中做官。
在京城里,公主其实算不得什么,长公主、大长公主多得很,都是公主的长辈,她们的驸马、子女及其亲戚也都要争取官位。斗来斗去,崇安公主并不能事事如意。她的驸马壮志难酬,想要寄情山水,被公主阻止,想要红袖添香,美人被公主打死。文弱书生哪里经得起这些磋磨,没过几年就郁郁而终。驸马的父母悲痛欲绝,又不敢明着责怪公主,只与她断了联系,从此不再来往。
崇安公主膝下有一子一女,都不满十岁,按照族规,孩子都必须留在父族,再嫁时不能带到夫家。公主再强势,也不能挑战宗族规矩,但她有自己的公主府,可以把孩子养在府中,不带到安国公府去,别人也就不好诟病。
崇安公主本就爱慕苏东辰英雄本色,眼下又知道他为了保全太子兄长的惟一血脉几历生死,对他很是感激,因此表示愿意陪他住到安国公府。苏东辰投桃报李,不忍她与幼子幼女分离,答应住到公主府去。他儿子苏钰孟仍然住在安国公府,承欢于祖父膝下。至于新得爵位武宁侯,苏东辰表示暂时不必建府,也为朝廷省下几万两银子。
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如今,安国公府中馈由苏南辰的妻子冯氏打理,四小姐苏沁兰与五小姐苏惜兰跟着学习管家理事,内院管事曾妈妈和韦妈妈从旁协助,把偌大的安国公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国公府外院仍由原来的老管家和沥泉掌总,各处管事各司其职,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始终没有乱过。
安国公很清楚,这桩婚事就是儿子的保命符,因而给聘礼的时候非常大方。崇安公主是二嫁,不似初嫁时那般规矩严谨,聘礼不是抬至午门,而是直接送到公主府。崇安公主看过后非常满意,对苏东辰更加心仪。
她已经见过嫡亲侄儿南宫极,乍一看仿佛见到了太子哥哥,让她泪如雨下。问起南宫极这些年来的生活,她对苏东辰的感激之情无以复加。
她是聪明人,在皇帝隐晦的话语中听出端倪,父皇想立南宫极为储君,却怕苏东辰未来势大,南宫极压不住。若是苏东辰成为权臣,又手握兵权,他们南宫家的江山社稷就危险了。皇帝想杀了苏东辰,又有些投鼠忌器,因此希望崇安公主看住苏东辰,让他一生都是忠臣,而不是权臣。崇安公主肯定会力保侄儿的皇位,不让苏东辰掣肘,同时她也暗下决心,定会做个好妻子,不负苏东辰的一片忠心。
南宫极进宫后,就没再出来过。皇帝天天把他带在身边听政,同时还请来大儒名士给他授课,对他悉心栽培。
宁王及其势力急得不行,想尽办法扶宁王上位,可是皇上圣心独断,不听任何人的劝说,而且对南宫极的防护严密得滴水不漏。
初秋,皇帝正式下旨,立南宫极为皇太孙,入主东宫。
尘埃落定,大臣们反而无话可说了。皇帝占着大义,立嫡立长,乃是祖训。南宫极是元嫡一脉的嫡长孙,成为储君乃是正统。皇上的身子骨还硬朗,再当十年皇帝不在话下,到时候二十余岁的南宫极登基,正是少壮之年,不会有“主少国疑”之患。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南宫极成为皇太孙都很光明正大,无可挑剔。
储君之位一定,京城紧张的气氛顿时缓解。
对峙的松了弦,观望的有了目标,保皇派找准了方向,各方势力暂且偃旗息鼓,三位皇子亲王也不再着急,都安下心来努力生儿子。
大家忽然都友好起来,不再剑拔弩张。皇帝也松了口气,暗中加紧布局,同时全力培养皇太孙。
转眼间,便是秋狩的时节了。
皇帝带着后妃,随行的皇子王孙、勋贵大臣也带着家眷,浩浩荡荡地前往北方的皇家猎场。
京师三大营将军各率两万精兵,先去围场布防,整修宿营地,驱逐闲杂人等,探查猛兽行踪,确保围场安全。皇帝直属的亲军京卫有一大半随行,护卫着长长的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