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一举措,好些原打算等天暖和一点儿就想法子去农村的人又改了主意,觉得既然政府都设了售粮处,那至少说明粮食是有保障的,既然如此,何必背井离乡,去人生地不熟的农村呢?当然,有看好的,自然也有不看好的,大家各持己见,有时候吵得很凶,但这个新闻无疑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第32章
连着好几天,汤子苓跟元松都在照着领导给的同事详细住址去上门安装系统。
前两天还好,都是附近街区的,一天最少也能跑个四五家。可越到后面,离得越远,而如今车子不好启动,在夜晚结冰的路面行驶起来也不安全,两人原本打算全靠双腿,可没坚持两天就觉得不行——体力消耗对两人来说都不是问题,主要是效率太低,一个晚上就跑一两家,太浪费时间了。
然后,元松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我跟力哥聊过了,在他那儿注册了外送员。”元松大口吃着卷着生菜和腌黄瓜的葱油饼。自从被古书坑了之后,他俩的食量都比以前大了不少,就眼前这样的葱油饼,至少得吃三个才能有一点儿饱腹感。食物消耗成倍增长,让两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压力。“你去哪片区域安装系统,我就接那个区域的订单,咱们工作挣钱两不误。”
“行。”眼看着地下室的存粮消耗得越来越快,汤子苓心里也着急,听元松这么说,也觉得这想法好,他们手头拮据,能多挣点儿是一点儿。况且,这样对别人可能存在一定危险性的体力活,对他俩而言当真是没什么难度。“官方售粮处的公布没有影响夜市的生意吗?”
“有一定影响,但不大。”元松开始吃第三个卷饼和第四碗稀饭,“咱们这边售粮处还没有正式对外营业,不过有首都那边的消息说售粮处按人头限购,我估摸着,这也是各单位突然换系统的原因之一,恐怕等地级市、县级市的居民迁过来后,要重新进行人口登记。这过程效率再高,也得花个把月吧,再加上限额传闻,大家肯定是想方设法在家里囤些必需品,免得哪天断了粮。”
“也是。”汤子苓的饭量也增长了不少,但不像元松那么夸张,他吃完一个卷饼加两碗稀饭,就感觉有五分饱了。之后又从炉匣里掏出烤得软软糯糯的红薯当饭后甜点吃,三两个下肚就差不多七分饱了。“单位群里大家也在讨论呢,怕迁过来的人多了,物资供应会更紧张,还有人说恐怕咱们会一夜回到几十年前,重新开始用粮票过日子……反正猜啥的都有。不过跟之前比,要热闹不少。”以前群里死气沉沉的,都没什么人说话。
两人吃了饭,边看新闻边消食,快到晚上九点时,就起身换上外出的衣服,骑着三轮出了门。
“好好看家!”临走前,汤子苓熟练地给今天值班的两只狗子开了罐头,水和狗粮也都添好了,才放心出门。
锁好门走到街对面找到元松时,三轮车斗里已经装满了打包封好的货品。力哥估计对他俩的小身板儿不太放心,提议说要不找个兄弟跟他们一块儿。
“不用了,力哥,我俩能行。”
三个轮子确实比两条腿要快得多,两人轮换着骑,不多会儿就到了之前规划好的第一个区域。
汤子苓的工作很顺利,到了同事家安装好系统后就告辞离开,用了不到十分钟就下楼了。
倒是元松,平生第一单派送任务就不太顺利。
“那个网上商城下单的时候有明确提示的,送货上门跟下楼取货价格不一样。这家选择了下楼取货,可刚联系上了又说不方便下楼,让送货上门。好声好气跟他解释,直接来了句不就是加钱吗,气得我直接把电话挂了。”
能把元松气成这样,估计对方的态度比元松轻描淡写说的要恶劣得多。
“知道规则不遵守,态度还这么嚣张,不给送了,大不了这一单咱买回家。”汤子苓拍了拍元松的肩膀,让他上车,骑着就出了社区。
元松气归气,还是挺负责任的,打电话跟力哥说明了情况。结果力哥比他还生气,嘴上骂了一句,说:“不惯着这样的事儿精,咱这边已经取消订单了。以后咱就按规矩办事,明明白白标清楚的事儿,想装傻难为人?不管他这臭毛病!”
到半路上,汤子苓感觉自己口袋里的手机在震,他骑着车不方便,让元松看看是不是谁有事儿找他。
元松从他口袋里拿过手机,顺着提示点进了单位群,看着同事上传的小视频,顿时就乐了,“是老李拍的事儿精骂街视频。”
“老李看到咱的小三轮儿了?”汤子苓有点儿纳闷,刚去老李家装系统的时候,他没提这事儿啊?怎么会知道元松过去送货的事?
“咱们停的地方就在他家楼下,估计听见我跟那人打电话吵架了。”元松才不管老李心里咋想的,只要子苓和他不在乎,管别人怎么想。“换我骑吧,你看看视频,特解气。”
路上没啥车,可谨慎起见,汤子苓还是靠边停下,换元松骑后,他点开了小视频。看着那个事儿精拎着个擀面杖怒气冲冲地下楼,找了一圈不见人后气得破口大骂甩着擀面杖冲一边的树出气,结果脚下打滑摔了个大马趴的滑稽画面,汤子苓不厚道地笑出了声。
好在,这样的奇葩只是少数,之后几单,再没遇到过那样的人。有一户老人家心善,估计觉得小伙子大冷天的到处跑挺可怜,特意让元松等一下,然后回屋拿了一个装着热水的玻璃瓶给他,说可以揣着暖手。
元松没推辞,笑着接了,还跟老太太说有啥事需要跑腿可以打他电话。
回去的路上,元松感慨,“这活儿干着挺有意义的。”
汤子苓坐在空了大半的车斗里,怀着揣着暖水瓶,虽然如今的他并不是很需要,怀中的温度还是暖到了他的心里。“是啊,若是每天就只想着为自己的吃喝奔命,时间久了确实没啥意思。”
回到柳湖北街,见从不到街对面的郑院长出现在了力哥的办公室,元松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将还热乎着的玻璃瓶塞到郑院长手里,跟她说起了这一晚经历的种种。
第33章
不知道是老李那天发到群里的小视频让领导灵机一动,还是别的什么缘故,隔日汤子苓就接到局长的电话,他用商量的语气问汤子苓能不能顺便帮兄弟单位的职员安装一下系统,当然,一家算一次外勤。
一家是装,一片也是装,汤子苓很爽快地答应了,每天跟元松轮换着蹬三轮车蹬得飞起,几乎跑遍了大半个城市。
很有生意头脑的力哥听说了,印了不少传单送来,请汤子苓当兼职推销员,上门安装系统的时候顺便发一发传单。
并不是所有人都善用网络,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网络上的信息有天然的不信任感。而如今普遍惶恐不安的形势下,信任网络的更是少之又少。因而,柳湖北街夜市的名声虽响,但只局限在年轻人中,实实在在的客户甚至只有附近区域的一部分居民。力哥手里的货虽然有限,如今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但谁嫌潜在客户多呢?既然有扩大客户群的机会,他肯定要紧紧抓住的。
这不是啥为难的事,更何况力哥还给了“推广费”,汤子苓很认真地帮忙散传单了。
“这夜市你去过吗?卖的东西多不多啊?是不是很热闹?”现在大家对购物都是很迫切的,一般见到传单都很欣喜,毕竟,这意味着他们多了一个购买生活必需品的渠道。再加上汤子苓算是自己人,想来不太可能为了点儿蝇头小利坑骗同事自断前程,大家心理上对他是有几分信任的。
汤子苓一边装系统,一边不厌其烦地解释着,“你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进入网上商城,里面显示在售的商品一般都是有货的。……我朋友圈里有照片,还挺热闹的,因为有很多只租一晚上的商贩摆摊,所以每天卖什么不太固定……”
当然,去的人家多了,汤子苓在闲聊中也得到了不少挺靠谱的内部消息。
“说是售粮处会设在几大地铁站,有个同事丈夫负责店铺水电铺设,说已经装修的差不多了,以后地铁几条主干线也会定时运行,分货运专列和客运专列……”汤子苓坐在车斗边上,跟元松说起了刚听到的消息。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