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繁跟宋明非说他在李金宝那借了钱,其实是在宽慰生病的宋明非。
李金宝家中还有生病的母亲,给两人的糙米都是挤出的口粮,哪还有闲钱支援别人。
再者要不是宋明非生病,他根本连那些糙米都不会收下,自然也不会开口跟人家借钱。
而他在宋明非生病的情况下,仍然急着进城,就是想尽快赚点钱,还了李金宝人情,也省的两个人吃完了那点糙米就饿肚子。
城之所以称之为城,就是因为人口众多,人多消息和赚钱的门路就多,林繁首要目标,就是人群扎堆的地方。
所以进城之后,林繁没有立马打探什么,而是选择随着人流走,听人交谈,学习说话方式的同时,也确实从中听到了一些消息。
比如他们所在的地方叫宣陵,是一个有兵/营驻扎的边境城市,城里偶尔会有番邦人出现。
观察人们看到番邦人的神情,好像除了好奇,没有表现出任何惊恐,应该是与番邦没有亲密往来,但也没有太大的战/争冲突。
这里的人说话方式和口音,跟李金宝一样,有点像东北那边的发音,但咬字没有东北那么重,总体区别不大,正好他妈就是东北人,交流应该没问题。
可惜的是,林繁对这里了解的太少,不敢贸然上前搭话,只能多听多看,不然肯定能了解的更多。
红底黄字高悬于楼上,上写云鼎茶楼四个大字,林繁要找人群扎顿的地方,正符合茶楼前的景况。
远远看去,茶楼二层开着窗,里面坐了不少人,一楼外面的茶摊,更是人满为患。
茶摊桌上没什么东西,一盘瓜子,一碗大碗茶,坐着的人都在聊天,旁边还有没座位,排着队的。
店里的人拿着茶壶里外进出,茶摊应该是属于茶楼的一部分
看这热闹的场景,林繁略有些疑惑,按他的想法茶楼属于休闲娱乐的地方,客人也许不会少,但还不至于出现这种大排长龙的情况。
“大爷,请问此处在干什么呢?”林繁自然的靠近人群,学着当地人的语气口音,问了一句身边的老人家。
老人家闻言,上下打量了他一眼,才开口:“外乡人?”
“啊,对,外乡的,刚来。”林繁陪着笑,并不知道自己哪里表现的不对,为了不暴露自己,他特意没敢多说,也许还是口音学的不像。
“南边发水冲了路,这次驿差来晚了。”林繁笑的真诚,看起来不像坏人,大爷没再多问直接回答了。
大爷觉得自己说的明白,但林繁听的是一知半解,写信也不需要这么多人在这等着吧。
可林繁也不敢继续问下去了,他问的时候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显然这事是人人都懂的,他再问下去,周围的人该警觉了,所以他只能装作听懂了,谢过大爷就去了别的地方。
幸好这人多,你一句我一句的,在林繁打听物价的时候,搞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个国/家会征/兵充实兵/营,可能是为了不影响士气,即便本地就有兵/营,但所征的兵都会送到其它区域的兵/营。
兵/营每年会专门派驿/兵去各地送家书,然后再带着家书回去,普通信差是没有办法往兵/营送信的。
而这次南方发了水,耽误了驿/兵的行程,原本能在此地待十天的驿/兵,这回只能待五天,现在已经是第二天,时间紧迫。
大家围在茶楼前,就是为了等着写信读信。
“大哥,怎么都围在这?不去别家看看?排着这么长队什么时候能写完。”林繁打听完事,换了方向,凑到一个等着写信的大哥前。
“去哪都一样,城北那个书生写的快,排的人也多。”大哥说了一句,周围的人顺着就聊起读书的事。
这个时代读书的人就少,写信读信又都需要找识字的人,可能读的起书的,大多都是有钱人家,普通百姓哪里找得到,所以只能花钱来找那几个少数肯抛头露面出来做这生意的人。
听说能赚钱林繁就动起了心思,随即跟人打听起写信的价格。
老书生眼神不好,写的慢是价格最便宜的一位,写一封信根据长短不同,价格在十到十五文之间。
他之前打听过物价,这个时代的一文钱,相当于早些年的一块钱,所以这信要是真写起来,能赚不少钱。
只是他作为现代人,繁体字能看个七七八八,但真让他动手写,怕是要当场表演个提笔忘字,另外他也不会写毛笔字。
虽说如此,林繁也没走,还一直总往老书生身边凑,逮着机会就推销自己。
他认识字会读信,能给排队的人读信,这样老书生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多写几封信,多赚一些钱。
老书生捻着胡子琢磨了一会,觉得有些道理,便让林繁试着读了一封。
林繁抓住机会,自然十分卖力,声情并茂的给人读了一封,把大娘读的直掉泪,这才得到老书生的肯定,答应林繁来给他读信。
至于报酬写一封就给林繁一文钱,具体能赚多少没个准数,就看天黑前这一个多时辰能写多少。
林繁也没为这事纠结,马上答应下来,找了一个阴凉的地方就开始读信。
他看过太阳的位置,这会估计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了,他现在再花时间去找别的工作,估计也很难找到。
而且他并没有考虑的太长远,只要能赚够今晚他和宋明非的晚饭,让两个人不用饿肚子,就算完成目标。
毕竟两个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回去了,何必想那么多。
第5章 晚饭
这边林繁找到了活,那边宋明非也没闲着,洗了澡,身体清爽不少,人也精神了一些,宋明非干脆没再休息,琢磨起收拾屋子。
他们落脚的房子原本有三间,因为多年没人居住,一间房子已经塌了,剩下两间,一间是做饭的地方,一间就是住人的地方。
收拾屋子前,宋明非把林繁特意叮嘱不让开的窗户打开,倒不是他不在意身体,只是屋里的潮气和霉味太大,需要散一散才能住人。
土炕上除了林繁给他收拾的那块,其它地方全都是灰,宋明非想着两人今晚就要睡这,便把破炕席卷了卷,送到外面刷洗起来。
清洗干净的炕席晾在墙头上,宋明非又挑了一些没有虫子的杂草做了扫把,把屋里的蜘蛛网和灰扫了一遍。
天色将晚太阳落了山,老书生读书多年,眼睛不太好使,光线略有不佳就无法继续写信,便说散了众人。
林繁在这读了两三个小时,老书生写了十几封信,按照约定结了林繁十五文钱。
几个小时的时间,赚了这些钱不算多,但林繁在读信的时候也顺带了解一些东西,老书生临走的时候,告诉林繁明天无事可以再来,看来用的比较顺手,算得上互利互惠。
夏季太阳落山天也不会完全黑,人们趁着这会凉快,都拿着蒲扇出来遛弯,或在树荫下三五成群的闲聊。
路边买货的小贩也换了一批,卖吃食的多了不少,不用吆喝,满街的香气就引着客人自己过去。
林繁几个小时赚的钱,不够看什么精致的食物,路边的小摊贩是他此时最好的选择。
鲜虾馄饨、糖饼火烧、鸡蛋灌饼、油炸糯米糕,都是简单又便宜的食物。
只是很多东西带回去就不是现做的味了,最后林繁停在了包子摊前。
“玉米饼子馒头素包子一文钱一个,肉包子两文一个,来哪个?”一有人靠近,卖包子的摊主就熟练的介绍起来,油纸筷子都准备好了,就等客人要什么,直接就给夹起来。
林繁看着摊位上正冒热气的包子馒头,肉包子皮薄馅大,有的汁水已经浸透了包子皮,看着就有食欲。
只是他和宋明非两个都是大男人,饭量都大,买了肉包子可能不够吃,抉择之下,林繁最后买了六个馒头八个素包子。
林繁家是最早一批做生意的那群人,从小家里条件就好,买东西从来没有含糊过,这还是他第一次这么精打细算。
天色越来越晚,林繁一直没有回来,宋明非不知道外面的情况怎么样,只能尽可能做好这里的一切。
其实下午的时候,宋明非也尝试过去村里看看情况,不过这个村子可能比较排外,或者他他们之前在村口的事传开了。
上一篇:万人嫌他不干了
下一篇:豪门小少爷是偏执反派的白月光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