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在一起的女工们叽叽喳喳地说着话。
“这机子比我们用的还要好?那一天给织出多少布来?织出来的布越多,是不是我们拿到的工钱也越多?”
“不会吧,应该会有新规出来的吧,毕竟这织布多是机子的功劳,不是我们的。”
“真羡慕林秋凤,就因为她识字,拿到的工钱比我们多,你们说我们是不是也该挤出点时间去上识字班识字去?”
外面人羡慕眼红她们每月挣到的工钱,殊不知她们也羡慕比她们挣得更多的,林秋凤因为识字,加上手脚也灵活勤快,因而没做多长时间就被提拔为她们的领班了,手底下管了二十人,这让原本觉得识不识字没什么要紧的女工们,也起了上进心,一切都是为了挣更多的银钱。
她们挣的工钱带回去后,在家中的地位可是大大提升,特别是那林秋凤,原来可是因为无子被休回娘家的,被娘家嫂子嫌弃得很,作坊招工时她第一个来报名,如今再回她娘家,连嫂子都得捧着她,想要走她的门路也进作坊做工,也没人嫌弃她是个吃闲饭的了,就连上门的媒婆都变多了。
“动起来了,哇,居然真的不靠人机器就自己转动起来了,真的神了!”
当机器被水力带转工作起来时,周围一片欢唿声,顾老太太和黎氏都特意挺了挺胸膛,宋夫人和宋母也是与有荣焉,这可是她们作坊里的机器,是由工部特意给她们作坊赶做出来的。
机器运转正常后,黎氏她们就招唿熟练女工熟悉机器,争取早日使用起来,同时她们也要商量招一批新手事宜,机器增加了,原来人手就不够用了,总不能让机器摆在那里落灰吧。
顾昭则招唿赵大人参观这庄子和作坊,赵大人感慨道:“没想到这作坊办得这样好,这一个月下来能挣不少银钱的吧。”
顾昭掏出几张银票交到赵大人手上,说:“作坊里挣了,工部也没少挣,这是这回的机器的银钱,我就直接交给赵大人,由赵大人带回去吧。”
赵大人接下来,工部工匠当然也不是做白工的,赵大人收好银票后摸下巴说:“我们工部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个营收项目?我们造的纺车和织布机是最好的,当然这里面也有顾大人很大一部分功劳,顾大人觉得这个法子可好?”
顾昭点头道:“自然是好法子,不过此事恐怕还需要由尚书大人同意吧。”
“对,赵某这就赶回去找尚书大人申请一下。”赵大人顾不得参观庄子了,有了想法就赶紧回去了,有什么比创收更要紧的呢?创收多了,他们到手的银钱也会增多的。
顾昭看着赵大人匆匆离开的背影,笑而不语。
第245章 如意作坊
黎氏今日注定双喜临门,作坊里的事刚忙完,顾沐也派了个人过来报信,朝廷正式给两位黎舅舅下了调令,不日便要回京城了,黎氏大喜,激动得泪花都出来了,其他人纷纷向黎氏道喜。
那时顾昭已先行回来了,没继续留在庄子上,不过身在翰林院里的他也得到了这一消息,如今谁不知道他的身世,那两位要回京的黎大人可是他的亲舅舅,等他们回来,顾昭的腰杆子可更硬了,不仅自己了得,靠山也是杠杠的。
杨卫展心头有些不痛快,原本公主进入户部一事就让他非常不高兴,他闹出来的动静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还让公主进前了一步,心中十分恼火,哪怕燕向瑾进了吏部也没能让他心头的恼火减弱多少,如今顾昭的两位舅舅又要回京了,听祖父透露出来的口风,这二位回来后只怕官职还不低。
杨卫展搞不懂,陛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会在这关头将这二位调回京城来,看情形似乎还要重用他们。
可惜杨卫展心头再不痛快,最近他在翰林院的人气也大减,倒不是大家对他敬而远之了,而是大家的精力被另一样新事物吸引了过去。
顾昭觉得之前翰林院里闹出那么大的动静,轻易就被杨卫展牵着鼻子走,实在是因为闲得慌了,所以不如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做,因而他找了宋泽、叶秀鸣还有严涛及其他相熟的新科进士,抛砖引玉,群策群力,一份类似官方邸报的报纸新鲜出炉了。
报纸这东西早就有了,也就是官方的邸报,不过刊载的是官方文件和官场动态,比如官员的调动等等,之前关于公主参政一事讨论得那么激烈的时候,顾昭就想过报纸,通过报纸可以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也可以让更多人看到相关的消息,提升大众的参与度,甚至还可以不着痕迹地引导大众的舆论。
邸报太过官方,这份报纸大家便可以自己写文章与时事评论登载上去,对于新生事物,大家热情高涨,并且在翰林院内掀起一个小高潮,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
顾昭坚持的观点是,想让这报纸扩大影响力,让更多人看到,就要兼顾更多的阶层,而不仅仅是供读书人阅看,那面向的范围太过狭窄,所以要考虑报纸刊登内容的通俗性和大众性。
“可许多百姓不识字,他们看到报纸也没有用啊。”
顾昭提议道:“我们可以在京城多设几个报点,定时派人在那几个点朗读报纸上的内容,相信一定会有许多人愿意听的。”
“那办这样一份报纸需要的人力财力不会少吧,只怕没多少银钱可供我们挥霍。”
这回顾昭没再提出后世的做法,那便是刊登广告,不过他以为,聪明人多的是,这么多人出力,总会有人想到生财之道,而不是靠上面拨款来办报纸,和他一起进来的新科进士其实都想要拿份成绩出来让朝廷看看,这份成绩做得越漂亮,越容易进入高层和陛下的眼中,将来也可以谋得一个好官职,职场发展会更加顺利。
宋泽对被推出来作为牵头人,谁叫他是六元呢,六元的身份本就提供了许多便利,当第一份新鲜出炉的试验小报摆放到掌院学士大人的案桌上时,学士大人也颇有兴致地取出阅看,里面十几篇文章写得可圈可点,毕竟翰林院里聚集的可是天下学子,最有才学的一批人,又通过层层考核上来的,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哪可能会有差的。
学士大人对此举表示了赞赏,众人将精力转移到这份小报上,可比起之前那场搞得乌烟瘴气的辩论有益多了,他身为掌院学士,这里闹得动静太大,在陛下那里他也要没好果子吃。
学士大人特地拨了一百两银子交给以宋泽为首的这批新科进士,转身又将其中一份送到了皇帝面前。
“翰林院学士大人送来的?以宋六元为首的那批新科进士搞出来的东西?拿来朕看看。”
起初皇帝也以为跟邸报差不多的东西,结果看了几篇文章看出兴趣来,其中有篇是宋六元写的关于男女阴阳之辩,不是从是否能参政的角度来写的,而纯粹探讨两者间的关系,但也写出了宋六元的观点,两者是相辅相承,而非一方为主一方为辅,皇帝觉得写得非常精彩。
也有偏好刑律的人写了一个十分曲折离奇的案子,让人看了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文章走,当最后结果出来时,也叫人拍案叫绝,一个案子叫他写得生动极了,当时顾昭看到这篇文章时,觉得此人放在后世写侦探小说会非常受欢迎。
皇帝还在角落里找到了顾昭写的一个小短篇,很快就将这小短篇看完了,好笑之后又露出若有所思之色,很怀疑顾昭将这样一个小短篇放在这里是不是另有深意。
顾昭的小短篇写的不是旁的,而是介绍了黎氏几个女人办的如意织布作坊,如今有多大规模,几台纺车与织布机,一天可以纺纱多少,织布多少,还写了几个女工的情况,当然没用真实姓名,对比了她们进作坊前后的境况。
这短篇根本就彰显不出探花郎的文采,所以才会让皇帝看得失笑不已,但透过那些文字深思底下的内容,皇帝认真思索起来。
皇帝在位这些年,对民间的事也不是一无所知,任由底下人欺骗的,他知道普通百姓一年需要多少银子维持生计,一个成年壮男一年又能挣多少银钱,而文章中,一个熟练女工挣的工钱甚至超过了成年壮丁的收入。
皇帝当即叫来几位官员,还将公主也叫到身边,那几位被叫来的官员受宠若惊,因为他们可没多少面圣的机会,待陛下问他们话时,虽然不明白陛下为何突然想知道这些,但思量一下后便立即说出皇帝想要了解的情况。
上一篇:当软萌受嫁给暴躁总裁
下一篇:我演过的角色都是隐藏大佬 全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